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 > 比赛信息
随着终场一声清脆的哨响,福州女足姑娘们尖叫着奔向替补席,与教练员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是8月28日,福州女足两支队伍双双夺冠后的场景。那一刻,她们创造了历史——首次夺得省运会女子足球冠军!
省运会青少年部足球比赛共设男女甲乙组四个组别,福州足球大放异彩,4个组别一共获得两项冠军、一项亚军、一项季军,共拿下9枚金牌(三大球前三名分别计3、2、1枚金牌),创造了福州市参加省运会以来足球项目历史最好成绩。
福州足球闪耀省运会舞台,绝非偶然、更非易事。这背后有什么样的缘由?
1.源于 “市队联办”的模式
“众人拾柴火焰高,足球‘市队联办’模式终获丰收。”福州市足球协会主席梁为民说,女子足球的夺冠,饱含着一代代福州足球人不懈奋斗的汗水和泪水,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
福州青少年足球项目培养模式汲取了广东、浙江等先进地方经验做法,具体由市体育局牵头,市体工大队及市足协共同联办、共同协作负责日常训练及管理工作。其中市体工大队提供资金支持、后勤保障,市足协则负责教练员培训、运动员选拔及训练等。
在梁为民看来,这种模式就是专业人做专业事。他说,为备战省运会,市足协组建了18人的高水平教练团队,由省队退役后专业运动员组成,大部分持中国足协颁发的教练员证书。同时,通过市体育局综合调配,协调教育部门和有关单位,更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专业教练员的加入让福州足球的队伍训练条件与教学质量有质的飞越。” 梁为民说,过去三年的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福州青少年足球水平稳中有升,一定程度上具备和我省老牌强队的对抗能力。
2.源于校园足球的蓬勃兴起
“近年来,福州校园足球的蓬勃兴起,为培养足球后备力量夯实基础。” 福州市女子足球(甲组)主教练张颍如说,福州女足的两支队伍共36名队员主要来自福州教院二附中、福州铜盘中学、福建师大二附中等学校。
梁为民说,福州青少年足球的进步离不开各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他说,作为福州市足球传统校,福州教院二附中就为福州女足提供了梁佳琪、陈楚嘉等12名运动员,更为女足备战省运会提供专业训练场地。
福州教院二附中现有初高中女足队员40余人,教练团队6 人。该校从2013年开始组建女足队伍,连续多年代表福州市参加省级比赛,并先后多次夺得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初、高中女子组冠军。
福州教院二附中是福州校园足球火爆的一个缩影。据悉,福州市校园足球队近400支,参与学生数7000余人。其中,校园女足队保持在40支左右。全市共有246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1年5月,福州市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梁为民说,除了校园足球联赛外,市足协还积极主办各项青少年体教融合赛事(菁英杯、全民健身邀请赛),为福州热爱足球的青少年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赛事进一步推进体教融合,为福州挖掘更多的足球后备人才。
3.源于队伍的顽强作风
钟婷婷脚踝受伤,咬牙打进1球;中后卫胡鹏头部脑震荡,仍要求重返赛场;守门员任杰高接低挡,犹如定海神针……回顾本届省运会的足球之旅,福州男、女队员顽强拼搏的情景不胜枚举。
“队员们在场上作风顽强,面对每个对手敢打敢拼,这种精神气质,是福州足球在省运会赛程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个重要因素。”梁为民说,面对实力强劲对手,男女队员们都能披荆斩棘,一场场去拼。福州男子足球乙组还获得了道德风尚奖,实现了竞技实力和精神双丰收。
女子足球乙组决赛中,队长8号梁佳琪作为全队的攻防组织核心,在身体多处拉伤的情况下,全场飞奔,在进攻端和防守端都能够经常看到她的身影。梁佳琪甚至在双腿抽筋后,仍然在场上坚持,为全队树立了榜样。
“大家平时训练刻苦,但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训练,雷打不动、从不抱怨。”张颍如说,她们最大的优点是团结,这造就了女足姑娘们永不服输、敢打敢拼的精神气质和一支团结一心、敢拼会赢的队伍。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