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上学时候的大课间
或许大家首先想到
第N套广播体操
除了这以外
课间10分钟和体育课
就是最好的锻炼时间了
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健康的体魄
这不,春季一开学
福州就针对学校体育工作
出台了十六条措施!
其中一条
“中小学严格落实上、下午各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让很多家长竖起了大拇指!
也为我省
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
提供了好思路
01 操场小、条件不足
城市学校尤其是位于中心城区的学校活动空间少,教师创意发挥受限,不少学校采取单一的广播操让学生“动动了事”。
02 意识弱、重视不足
市郊和农村学校活动场地大,但一些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认识不深,领导不重视、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师不参与,学生们在大课间也只能跑跑圈或者干脆随意活动。
03 能力弱、创新不足
不少学校缺少能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的师资力量,使得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陈旧单调,无法提升学生积极性。
其实,纵观省内乃至全国,“双减”之后“出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日益增多,它们具有领导重视、教师积极主动和学生家长高度支持等共性,也值得被广泛借鉴。
想避免大课间体育活动流于形式则需要注意这三点
首先
需要摒弃体育教师唱“独角戏”的观念,想方设法提升教师队伍的参与度。
实践证明,有校领导、班主任齐上阵的大课间活动,往往鲜见乱窜乱蹦的学生;有多学科教研组参与设计内容的大课间活动,学生往往积极性高、能在玩中大涨“姿势”。当前,多地已将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及早对大课间活动重视到位,学校体育工作就能真出成效。
其次
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可利用空间。
硬件方面,班级走廊、空中花园,甚至校门前的小空地都能利用。软件方面,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班级活动项目、完善项目练习的方法以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比如常规跑操以班级为单位绕操场跑圈,在班级之间间隙小、跑步速度不统一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跑不起来。但如果将所有跑操班级分成两条队伍,采取横穿操场往返跑的方式,就可以增加练习密度,提升跑操效率。
第三
让优质均衡红利为大课间活动添创意。
当前,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教育集团建设,薄弱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上尤其可以大胆牵住“大手”,引进优质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再在实操中进行动态调整,让更多学生主动走上操场,爱上户外锻炼,爱上体育运动。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省政府各厅局
全国各体育部门
设区市体育部门
直属单位
其他相关链接
省政府各厅局
全国各体育部门
设区市体育部门
直属单位
其他相关链接
网站标识码:3500000055 闽ICP备11014223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071号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江厝路15号省体育局综合大楼15层 电话:0591-87808905
中文域名:福建省体育局.政务
主办单位:福建省体育局维护单位:福建省体育局办公室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