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7月26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福建体坛

【群体司简报】福建以村BA带动村字号体育赛事,推动体育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2023-08-28 15:26 来源:体育总局群体司
| | |

  群体司简报 

  第2期 

  福建以村BA带动村字号体育赛事  

  推动体育助力乡村振兴 

  编者按:近年来,福建省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全民健身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打造农民群众身边的幸福体育赛事,推动体育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12日,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体育局主办的2023年福建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晋江市成功举办。福建篮球氛围浓厚,群众基础好,本次赛事期间现场观众累计超30万人次,开幕式和揭幕战全网观看人数超1150万次;立足侨乡优势做好国际传播,揭幕战当天超10万名海外观众在线观看,相关短视频海外覆盖人数超40万人次;赛事期间各赛场共吸引了外地观众和游客超过17万人次,带动直接、间接消费达2.316亿元以上。赛事办出了影响,创造了收益,是一次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实践。现介绍福建有关经验做法,供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一、夯实基础,以体育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围绕农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体育产业、人才队伍、体育文化、组织建设等方面,福建省体育局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奠定基础、指明方向。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村BA等农村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服务的通知》,进一步对赛事安全领域的要求进行规范,确保赛事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二是贴近农村实际,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福建省始终高度重视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加强乡村居民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从2002年起,连续22年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补齐乡镇全民健身场地器材短板,支持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笼式篮球场、多功能运动场等。2022年以来,共安排体育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590万元,新建23个多功能运动场、17个乡村口袋体育公园和乡村运动角、10个笼式篮球场、30套健身路径及20个乡镇(街道)补短板项目,已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并向自然村延伸。

  三是打造特色品牌,推动赛事经济发展。不断擦亮“全民健身运动会——运动健身进万家”全民健身品牌,坚持举办“村字号”体育赛事,打造高品质体育生活,把比赛办成老百姓的节日,引导农民群众经常性开展体育锻炼,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连续8年开展“运动健身进万家”系列赛事活动,成功举办52站,吸引全省近50个乡镇(街道)500余个村(社区)参与,直接参加人数超过10万人次,有效带动乡村经济繁荣。

 

  二、创新机制,形成办赛合力

  福建村BA的成功举办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省广播影视集团及泉州市、晋江市人民政府等单位通力合作的结果,是广大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积极参与的结果。三级联动、各司其职、无缝衔接的工作机制是打破部门办体育的生动实践。

  一是建立省市县协同机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本次赛事的筹备工作,省领导从赛事落地起就全程跟踪指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组织好比赛,确保办出影响、办出效益。各部门围绕赛事为核心,充分发挥优势,主动履职,做大“体育+”,形成了齐抓共管、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在赛事筹备过程中,体育部门发挥专业优势,搭建赛事平台。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主动融入,积极谋划赛事配套活动。宣传、网信、广电等部门负责赛事全程的宣传和跟踪报道。泉州市和晋江市政府主动履职,全力做好赛事各项落地和保障工作。以当地农民为主体成立赛区保障组,也作为办赛的主力军。

  二是建立联系发动群众机制。晋江是“晋江经验”的发祥地,是一座爱拼敢赢、充满活力的体育城市。本次村BA能够在晋江成功举办,其中的重要力量就是依靠群众。据不完全统计,在赛事筹备阶段,群众就自发筹款和捐赠物资近百万元,用于比赛场地的修缮和赛事筹办。同时,各村还自发组织选拔赛,公正公平,确定参赛阵容,各乡镇、村委会纷纷在主街道、村口设制广告牌,营造赛事氛围。许多村民还义务参与赛事组织、引导车辆、维持秩序、安保护卫等工作,充分体现了篮球在晋江的深厚群众基础。作为一种新的乡村文化现象,“村BA”根植乡土,映照着当代农民的火红生活,彰显了新时代乡村的文化新貌。

  三是建立赛事安全机制。乡村篮球比赛观众多、气氛热烈,赛事安全至关重要。为加强赛事安全监管服务,协调应急、公安、住建等部门,成立赛事安全保障机构,落实属地责任,织密赛事安全防护网。同时,将省篮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和省篮协纳入承办单位,组织专业人员全程跟踪做好赛事安全监管,指导保障赛事活动开展,并按照“分级管理”“一活动一方案”等要求,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应急管理等安全工作机制,确保赛事安全、有序、精彩、顺利。


  三、三大坚持,办出福建特色群众赛事

  在赛事筹办过程中,注重引导篮球回归本质,让农民唱主角,通过政府强有力统筹,村民广泛参与,办成了一届基层农民篮球嘉年华,并配合开展文化民俗、农村美食、旅游推介等活动,展示了新时代农村发展的蓬勃生机。

  一是坚持农趣农味,让体育赛事本质更真。本次赛事以乡镇篮球队为单位,通过“县-市-省”自下而上层层竞赛的方式,选拔出参加省赛的20支队伍240名球员均由农村的业余球员组成,实现了让农民当主角的办赛宗旨。省赛经过7天48场对决,最终泉州池店队、泉州宝盖队分别夺得冠、亚军。本次赛场选址在晋江英林镇东埔村、永和镇西坑村、东石镇光渺村、东石镇萧下村的农村篮球场,每场赛事场内座无虚席,为此还在场外设置了直播大屏,方便群众观赛。据统计,开幕式和揭幕战当晚,单东埔赛区就吸引了超过1.1万人观赛,现场氛围堪比3月份在厦门举办的CBA全明星周末赛。赛事期间采取普通话和闽南话“双语”解说,慷慨激昂且风趣幽默。奖品为一头猪、一只羊、一担鲍鱼,还有紫菜、土笋冻、肉粕等充满晋江“古早味”的土特产,充分体现了当地风土人情和乡土韵味,也寄托了群众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憧憬。

  二是坚持多元融合,让体育赛事价值更大。将赛事与农产品展销、直播带货、乡村美食集市等活动相结合,通过体育赋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比赛期间,在赛场周边合理规划了乡村美食集市,设置优质农产品展销直播专区,通过网红直播带货等方式,展销福建农产品。还在赛区周边布局特色夜市,聚集人群,打造有“烟火气”的农民赛事。特别是东埔村、西坑村,在赛场旁设置了上百个夜市摊位供村民摆摊,拉动夜市经济、带动消费的同时,也为赛区村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赛事期间各赛场共吸引了外地观众和游客超过17万人次,带动直接、间接消费达2.316亿元以上。

  三是坚持地域特色,让体育赛事影响更深。将比赛与当地的文化风俗、乡村旅游相结合,展示了福建乡村文化生活的新图景。比赛期间,组织开展了隙刣狮、高甲戏、南音、《爱拼才会赢》大合唱等表演,充分展示了泉州的非遗文化和乡村文化。同时,通过播放旅游宣传片、发放旅游指南、推出旅游定制等方式,大力推介乡村文化旅游、世遗线路旅游。如,英林镇推出“海誓山盟”乡村游专线,安海镇推出世遗文化游专线等,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感受泉州世遗之城的深厚底蕴和乡村发展的独特魅力。


  四、全面宣传,提高赛事影响

  统筹资源、宣传“一张网”,集聚媒体优势,开展“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为赛事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

  一是做好赛前预热。加强与省委宣传部、网信办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要媒体沟通联系,主动对接今日头条、抖音、百度、微博等平台,获取流量支持,抖音“福建村BA来了”话题讨论度超910万次,百度“福建村BA”词条搜索结果超7100万个,微博“福建村BA”相关话题阅读量达3500多万。省体育局组织创作的《燃爆了!福建村BA火爆出圈》获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总阅读量超1.5亿次。制作刊发预热海报、短视频,在数字电视开机画面刊发,在主街道、村口制作赛事广告牌,提前营造氛围。

  二是做好赛时直播。按照CBA标准制作视频信号,组织4K超高清转播车和30余人的专业赛事直播团队,协调人民网、新华网、东南网、抖音等进行拉流直播。加强对海外侨乡的宣传推送,协调福建国际传播中心视频号等海外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先后在脸书、推特等平台对揭幕战进行直播,有10万名海外观众在线观看比赛,“2023年福建村BA冠军揭晓!奖品有多重?”等三条短视频海外点击人数超40万人次。

  三是做好场外延伸报道。借办赛的契机,深入挖掘福建篮球深厚历史文化,开展系列宣传报道,讲述福建草根篮球故事,为福建村BA追根溯源,呈现在广大网民面前的是“篮球早已在八闽民间扎根百年”,发展到如今已形成“家家有篮球、村村有球场、天天看球赛”的氛围。作为全国最早开展篮球项目的城市之一,晋江共有篮球场地1694个,总数量居全国县域第一,平均每个村(居)就有4.4片篮球场,民间赛事遍地开花,每年举办超过1000场次,同时是全国首个拥有CBA、WCBA球队的县级市,走出一批如龚松林、朱世龙等国字号篮球人才。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基础,群众喜爱这个项目,才使得赛事的筹办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支持,才使得宣传传播效果辐射广泛,福建和美乡村的新风貌和深厚的篮球底蕴通过村BA走进了海内外人民的视野。 

 

附件下载: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