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7月26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福建体坛

关注!福建将保障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

日期:2024-09-05 16:16 来源:福建体育融媒体 综合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教育微言 (图片来源:福建教育微言)
| | |

  日前福建省教育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优化课间活动管理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 

  推动优化中小学生课间活动管理具体内容 

  一起往下看看吧 

 

  官网截图

  老师不得拖堂挤占学生课间时间

     不得对学生课间设置不必要约束 

  中小学每节课间要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走到户外,通过适度活动、游戏、交流等方式放松休息。 

  班主任、各学科教师要按时下课,不得“拖堂”或以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用大白话说,严禁禁止学生走出教室。 

  鼓励学校适当延长课间活动时间 

  课间活动一般不少于10分钟,鼓励学校适当延长课间活动时间。 

  要有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 

  学校应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并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各学校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开展多样化、个性化活动,丰富课间活动内容。落实课间近视防控,指导学生通过远眺等方式放松眼睛,组织好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 

  课间活动要分静态和动态区域各中小学校要提前谋划,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以及周边可以使用的体育、文化场馆,拓展活动空间,创设活动场地,配备活动器材,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要科学划分静态和动态活动区域,合理规划课间活动行进路线,因地制宜提供活动条件。要注意根据天气和季节变化,灵活调整室内与室外活动安排。 

  要落实校方责任保险制度 

  课间15分钟能否落实,还在于:能否切实做到依法认定学生在校园发生意外事故中的学校、老师安全责任。

  “课间10分钟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老师担心学生在课间出教室活动,会增加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如学生在楼道上发生碰撞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家长就要追究学校、老师的责任。为避免被“问责”,学校和老师就采取推责式管理方式,禁止学生在课间离开教室外出活动。

  此次福建省提出,各中小学校要制定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和流程,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

  要织密日常安全防护网,加强学生安全常识教育,并通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增加安全防护设施等措施,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安全有序开展课间活动。要建立常态化课间安全巡查机制,加强课间活动场所排查和人员值守,及时制止危险活动,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要落实校方责任保险制度。

  纳入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 

  各市、县(区)要对辖区学校课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经常性开展明察暗访,对安排不合理、落实不到位的,要督促学校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进行约谈和通报。

  各学校责任督学要针对学校规范作息时间、优化课间活动等情况开展督导,每学期至少实地督导1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公开监督投诉方式,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省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已将其纳入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各设区市教育督导部门也要将其纳入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
 

  

 

附件下载: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码关注福建体育微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