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福建省纪委委员、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得盛署名文章——《持续净化体育行业风气》。
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全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也要看到,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些堵点和短板,损害了体育精神和发展生态。福建省体育局党组聚焦赛风赛纪问题治理,常态化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专题会商,通过组织的规范、观念的转变、机制的创新、舆论的引导等维度,持续净化体育行业风气,着力重塑行业的价值观和精气神,赓续中华体育精神、树立体育良好形象。从组织维度发力,切实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当前,体育领域存在管党治党不够严实、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不够规范等问题,导致部分地方体育机构和干部为了追求成绩而违背体育规律、忽视纪律规矩。党的领导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体育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强化政治建设,深化运用“知、督、促”工作机制,印发主体责任清单实施方案,制定清单台账、细化管理措施,每月跟踪、闭环推进,确保党中央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强化组织引领,全面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出台加强直属事业单位党的建设措施,将党支部建在一线运动队,成立运动队党支部,建立运动队党建指导员制度,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制定省级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办法,要求所有省级体育协会组织均成立党支部,明确奥运项目协会秘书长、法人由项目管理中心领导兼任,有效克服体育社会组织缺乏监管、项目管理“两张皮”等问题。 从观念维度发力,树牢体育发展的正确价值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面临冲击,市场经济中的消极因素进入体育精神生活中,造成部分体育从业人员职业伦理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失范以及价值观迷失。体育事业薪火相传,既需要科学有效的竞技训练,也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持续滋养。福建将中华体育精神与敢为人先、爱拼才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体育文化培育行动。夯实思想根基,严格落实一线运动队党组织“第一议题”制度,举办“弘扬奥运精神大思政课”“祖国在我心中”等主题活动。加强道德教育,出台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考核办法,常态化组织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教育全过程,把赛风赛纪和体育道德表现作为评优奖励、年度考核、职级评定的重要标准,建立健全体育道德奖惩机制,弘扬良好体育道德风尚。 从宣传维度发力,营造积极向上体育发展氛围。我国体育事业目前正处在由“大”向“强”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全社会给予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必须把做好体育宣传工作作为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繁荣体育新闻出版、体育广播影视、体育文学艺术等各项事业,构建大宣传格局,全方位展示体育新形象。做强舆论阵地,建设福建体育融媒体中心,办好海峡体育杂志,打造公众号、视频号等丰富立体的融媒体矩阵,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媒体联络等长效机制,持续拓展体育宣传渠道。注重舆情引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监管,用心用情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注重从办好群众诉求件中开展宣传引导,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讲好体育故事,改造中国女排腾飞纪念馆数字展馆,出版中国女排采访实录,召开弘扬女排精神座谈会,多维度、多渠道展示体育健儿在训练场刻苦训练、永不言弃和在比赛场拼搏奋进、为国争光的阳光形象,鼓励社会各界关心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为体育强国建设凝聚正能量。